周四A股市场出现了缩量回踩的态势 。其中,算力股、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股等品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抛压,使得科技成长股的表现逊色于预期。不过 ,水电股 、银行股等低波红利股逆势走高,说明市场核心主线依然较为强硬,仍有冲击年内高点的能量。
均衡行动中释放短线压力
由于公募基金的监管新规将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从而推动公募基金在未来一段较长时间内需要作出均衡仓位的操作策略 。一方面是将前些年低配的银行股、医药股、食品饮料股的仓位加上来;另一方面则是将近年来超配的电子信息 、汽车部件等领域的仓位降下来。
这也得到了近期盘面走势的佐证。比如说在近期盘面中 ,银行股,尤其是中等市值的银行股频频出现强大的买盘,相继创出历史新高(含复权);食品饮料股等品种在周四的盘面中也有所异动 ,说明公募基金的确在回补这些低配的仓位 。相对应的则是电子信息股、汽车部件股等品种在周四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抛压。
与此同时,腾讯控股(00700.HK)等互联网龙头公司相继公布2025年一季度季报,虽然业绩信息超预期 ,但在算力投资等方面是否符合预期,市场参与者的分歧却较大,从而引起了对算力股业绩前景的担忧。由于算力股大多是电子信息产业链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 ,电子信息股面临着两大压力,一是基金均衡行动中的短线抛压;二是业绩渐趋不明朗,甚至可能会因互联网龙头公司的算力投资边际放缓而带来业绩低于预期的可能性 。如此一来 ,算力股等品种在周四成为短线A股回落的重要压力来源。
蓄势后仍将回升
这对于A股市场的后续走势来说,带来了隐忧。因为电子信息股、汽车部件股等品种的超配现象较为明显,此类个股在后续行情的抛压或持续释放,这对短线A股形成的压力不会迅速消散 ,也将放大短线A股走势不振的预期 。
不过,A股主要股指的核心驱动力量并不是算力股,也不是以人形机器人为炒作主题的汽车部件股 ,而是银行股 、非银金融股、食品饮料股以及被低配的医疗生物股。其中,银行股的总市值已超10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一成水平。因此 ,随着更多公募基金加大对银行股的买入,A股主要股指的买盘力量支撑仍然较为强劲,尤其是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等股指的后续走势仍有回升的趋势 。
此外 ,当前A股市场所处的整体资金环境也出现了较为积极的变化。从人民币汇率在近期的较为强劲表现来看,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认可程度在持续提升。再考虑到中国科技 、军工等实力水平的提升等因素,未来会有更多的国际资本均衡全球资产配置 ,从而给A股带来新的后续增量资金 。也就是说,当前A股迎来两类资金的均衡行为,一是本土公募基金的均衡行动。在周四出现了一定的短线压力,主要是因为科技股的回落。但随着银行股等权重股的买力持续增强 ,主要股指的表现仍可期待 。二是国际资本的均衡行动,过去数年,超配美元资产 ,低配中国资产;在未来一段较长时间内,要进行重新均衡,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 ,从而带来新的买力。
综上所述,短线A股的回落只是一个短暂现象,随着均衡行动的持续展开 ,A股市场的后续买盘力量仍然较为强硬,不排除上证综指再度冲击年内高点的可能。故在操作中,仍可积极持仓 ,同时,加大对优质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
(执业证书:A1210612020001)
发表评论